你好,欢迎来到试验技术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毒豆芽案例

作者
佚名
来源
中国应急分析测试平台
发布时间
2015-08-28
关键词
毒豆芽案例
领域
食品领域
正文
概述: 进入冬季,豆芽又迎来销售旺季。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近年来豆芽涉“毒”事件屡屡发生、重复上演,违禁使用添加剂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作为极为大众化的蔬菜,豆芽近年来在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多个地区频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山东、陕西、辽宁、新疆、浙江、上海等地,均查获多起“毒豆芽”案。正常情况1斤黄豆能发出7斤黄豆芽,1斤绿豆可发10斤绿豆芽;添加激素等后,一斤黄豆可发豆芽10斤,绿豆则可发14-15斤,产量提升40%,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腐烂期延长不少,外观、口感都不错,到了市场上特别好卖,毛利高出正常豆芽50%以上。 技术分析报告: 目前缺乏针对豆芽中赤霉素、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胺基腺嘌呤等激素的检测技术方法和国家标准,参考DBS22/009—2013和DB33/ 625-2007,上述标准中规定了4-氯苯氧乙酸钠的低检出限为0.1mg/kg,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检出限为1×10-6 mg/kg。 结论和建议:豆芽中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叶绿素和抗酸性物质等营养素,可以有效延缓衰老并且可以预防直肠癌等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但是向豆芽中添加植物激素,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一方面需要生产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慎重使用添加剂,另一方面也需要监察部门对市场上的产品严格把关,加大抽检的数量和范围。豆芽属于食品和农产品之间的临界产品,对于临界产品的属性是属于食品还是属于农产品,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存在争议和推诿。如工商部门认为只负责商品流通领域,豆芽生产应归质监管;质监部门认为豆芽属于初级农产品,应归农业部门管;农业部门认为豆芽不属于“地里长出的东西”,而豆芽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不在他们管辖范围。如此一来,一根小小的豆芽菜,看似和这三个部门都有关系,每个部门都能管,但却谁都不愿趟浑水,出现“三不管”的尴尬局面。因此各职能部门之间不光要分工明确还要通力合作。除此之外,开发新型的快速、方便、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也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危险性评估: 长期食用豆芽中的非法添加剂对人的身体有重大伤害,一些豆芽加工作坊滥用的AB粉主要成分为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可使豆芽3天就可以长到7厘米的长度,而且口感鲜美。但是容易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并有致癌可能,漂白粉使豆芽颜色鲜亮却容易导致黏膜损伤甚至出现高氯血症,会影响视力、肝脏、肠胃而且长期食用保鲜粉等可能造成多种癌变的。